在網際網路還沒風行的年代,大概要設備齊全又有頻道資源的電視台才有辦法做影音直播,在20世紀末網際網路流行後,才有人利用網路進行直播,但還是需要一組影音設備、一台夠力的電腦、一套串流軟體和夠大的頻寬。現在視訊、編碼、頻寬這些需求一支手機就全搞定,不管何時何地、走到哪裡都能拍,把直播帶到行動直播的境界。
過去一兩年行動直播相當火熱,但還要安裝特定的App。YouTube提供直播功能後,社群功能最強的臉書也跨入這場行動直播戰局,將其帶入大眾領域,當粉絲專頁進行直播,臉書就會發送通知提醒收看,直播結束後還將內容變為一般影片上架,讓沒趕上的粉絲補看。當臉書在8月開放名人或認證過的粉絲專業進行直播後,許多名人都開始玩直播與粉絲互動,網友分享和媒體報導更是推波助瀾。
像12強棒球賽結束後,投手郭俊麟在慶功宴上進行直播,讓粉絲看到球星們私下輕鬆的一面、愛自拍的旅美投手王維中則直播關懷盃棒球賽,充分發揮行動直播即時和如臨現場的優點。不過也有負面案例,像前陣子就有女星因在餐廳直播用餐時對餐點和服務冷嘲熱諷,還有年輕女偶像在機場登機前不忘直播,都招來許多批評。